2015年,网络热点领域仍然是大数据和O2O,当然,与此相关的就涉及到了云和平台。现在,几乎所有的大型互联网公司都在讲大数据,也几乎所谓的互联网公司都在做移动互联网O2O,而且,只要做大数据的就要上云计算,而谈O2O的必然要做大平台。
据说,已经有若干个煞有介事的O2O号称估值超过了百亿美元,此等独角兽在中国将来可能遍地皆是。在这里,如果提名字,可能引来无数谩骂甚至法律纠纷,可仍然不得不说的是,在当今的中国互联网行业,还没有一家纯正的O2O企业能够笑傲江湖,仅有的几个吸引媒体眼球的成功者也只是炒作而来的海市蜃楼。
随着互联网+在中国的战略推进,一大批骗子会自然而然的涌现,这就是中国社会发展几千年来的现实,也是全地球人的通病,否则就不会有皇帝的新装这样的童话流传。很多人都想着编造一个故事,用PPT就可以造出汽车,而O2O领域更是可以创造神话的最合适场合。
现在,最为成功的O2O应该算是打车软件,包括出租车的滴滴快的,也包括专车服务与UBER,这主要是其依靠互联网技术以及移动互联网的位置服务、通话集成和支付便利等核心功能大大提升了社会效率。
即便是如此成功的服务,也遭受了各方面的打压,互联网技术的创新无罪,但是强硬的改变了多年形成的利益格局,由此付出的社会成本也不得不考虑,更重要的是,打车软件至今也没找到赢利模式,仍然是陷于打车还是打车的怪圈中。
也许很多人依然抱着互联网思维,只要先把用户数培育起来,达到了规模极限自然会创造出新的商业模式,但面对移动互联网,这个规律真的还生效吗?
看看微信,这个最早号称拿到了移动互联网门票的成功应用,用户数傲视天下,基本上可以说是一统江湖了,可直到今天也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商业模式,为游戏导流的探索不得不终止,为电商导流的试验惨淡经营,信息流的广告虎头蛇尾,最寄予厚望的O2O的支柱移动支付也几乎要半途而废。
不仅如此,信息流动加快和资源的有限让O2O平台非常容易趋同,于是,一方面所有类似平台都会竞相争夺稀缺的线下资源,保持自己对线下优质资源的垄断性控制,另外一方面则是争取对信息资源的完全掌控,以此来构成对线上和线下用户的的独特吸引力。因此,围绕这两类资源的垄断与反垄断之争、盗版与非盗版之争,会在平台之间的竞争过程中上演,这也就大大提高了O2O企业的竞争强度,增加了这些创业的失败可能性,让O2O企业成了勃焉、亡也乎焉。
很多实践都告诉我们,纯粹的移动互联网O2O服务可能是对互联网商业模式的一种重整,在互联网上横行无忌的免费模式有些水土不服。当然,从商业逻辑来说,免费应该是无往而不胜的,只是还没有找到通过免费换来更好的收费的姿势罢了。
既然微信都是这个样子,打车软件也前途未卜,剩下的很多租房的、卖车的、送煎饼的、卖快餐的,能有多大的收获?O2O企业只要是专著于某一个行业或领域的,都不会做大,也只能成为线上线下渠道的互联网解决方案,并不会创造出新的商业逻辑,而这种仅仅的渠道互联网改造绝对带不来足够的商业价值。
按照专业的理解,O2O可以分给三个方向。第一种理解,O2O把线上的消费者带到现实的商店或者服务中去,也就是在线上查询、支付、购买线下的商品或者服务,再到线下去享受服务,比如看电影、餐饮团购等等。第二个理解是在电子商务发生的过程中,电子商务由信息流、资金流和物流组成,O2O的特点是把信息流和资金流放在线上进行,而把物流放在线下。直观的看,那些无法通过快递送达的有形产品或者无形服务就是O2O的强项,比如擦车、按摩、家务等等。第三个理解是指为客户提供移动互联网时代端到端体验支持,从消费者搜索并且发现自己有需求的商品或服务,到交易和购买,再到交付使用该商品或服务,直到最后的再消费或者分享,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构成了端到端的体验,比如打车。
应该说,以上三种移动互联网O2O只是产业发展的表象,并非深刻的内涵,我们至今还没有找到O2O的本质和精髓,那些声称已经做大做强的O2O们也只是纸老虎,在未来大多不堪一击。
谁会对这些大小O2O展开追击呢?答案不言而喻,肯定是互联网的几家巨头与电信运营商,也有可能包括实体经济中的一些巨无霸。不是说百度、阿里巴巴、腾讯以及中移动或者万达等等就能通吃,而是说如果这些单纯的做着O2O梦想的企业没有找到新时代的革新元素,那么移动互联网也就只是互联网的一个延伸,巨头们只要把手伸长一点,分分钟就可以做到。